血管炎簡介
系統(tǒng)性血管炎指因血管壁炎癥和壞死而導致多系統(tǒng)損害的一種疾病。其中,抗中性粒細胞胞質(zhì)抗體(ANCA)相關血管炎(AAV)是一組以血清中能檢測到 ANCA 為特點的系統(tǒng)性小血管炎。根據(jù)臨床表現(xiàn),主要分為肉芽腫性多血管炎(GPA)、顯微鏡下多血管炎(MPA)和嗜酸性肉芽腫性多血管炎(EGPA)。
從全球看,AAV的發(fā)病率和臨床表現(xiàn)與地域、人種相關,如東亞發(fā)病率約為十萬之二且以MPA型為主,歐美發(fā)病率略高,約為十萬之三。中國發(fā)病率約為萬分之2.5,遠高于全球發(fā)病率。
AAV診斷
1
髓過氧化物酶
髓過氧化物酶(myeloperoxidase, MPO)是一種重要的含血紅素的過氧化物酶,主要存在于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的嗜天青顆粒(溶酶體)中。MPO的過度激活或異常釋放可導致組織損傷,參與多種疾病。促進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,與急性冠脈綜合征、心力衰竭等疾病相關??筂PO抗體可攻擊血管內(nèi)皮細胞,引發(fā)AAV。
2
蛋白酶3
蛋白酶3(Proteinase 3, PR3)是中性粒細胞介導免疫防御和炎癥反應的關鍵分子,其異?;罨cAAV等自身免疫病密切相關。據(jù)報道,90% GPA患者血清中可檢測到PR3抗體陽性。
3
腎小球基底膜
腎小球基底膜(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, GBM)是腎小球濾過屏障的核心組成部分。
GBM損傷是AAV累及腎臟的核心環(huán)節(jié),其機制涉及ANCA介導的中性粒細胞活化、蛋白酶釋放及氧化應激。據(jù)報道,抗GBM抗體疾病約有30%合并抗ANCA抗體陽性。
根據(jù)2018年《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檢測的臨床應用專家共識》和2023年《中國兒童血管炎診斷與治療系列專家共識之五——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相關性血管炎》, 對于初診的臨床疑似MPA、GPA患者,可使用高敏感性和高特異性的抗MPO抗體、抗PR3抗體檢測方法進行檢測。若檢測結果為陰性,但臨床癥狀表現(xiàn)高度懷疑為AAV,應使用其他免疫學方法和/或間接免疫熒光法進行重復檢測。
抗MPO、抗PR3和抗GBM抗體檢測作為AAV檢測三項,有助于醫(yī)生確診疾病、評估病情活動度以及制定治療方案。
Medix Biochemica AAV相關產(chǎn)品

圖1:MPO作為包被抗原在化學發(fā)光平臺上同參比試劑進行臨床相關性檢測

圖2:GBM作為包被抗原在化學發(fā)光平臺上同參比試劑進行臨床相關性檢測
產(chǎn)品貨號 |
產(chǎn)品名稱 |
C-40-0071 |
Recombinant Human MPO antigen |
|
Myeloperoxidase (MPO) Antigen, Human Neutrophil - pANCA |
|
Myeloperoxidase (MPO), Human Neutrophil |
|
Recombinant Human PR3 antigen |
|
Recombinant Human GBM antigen |
聯(lián)系我們
Medix Biochemica China
上海墨迪斯醫(yī)療技術有限公司
上海市閔行區(qū)浦江鎮(zhèn)綠洲環(huán)路10號6幢11層
電話:021-68119180,68119105,68119181
郵箱:medixchina@medixbiochemica.com
網(wǎng)站:onb2b.cn